第420章 作坊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
笔趣阁 > 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> 第420章 作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0章 作坊

  甘泉县。

  李絮并不知王氏收到信后会这般腹诽自己,只一门心思扑在新业务上,连新平传来的有不知名外地人暗中打听她这事都没怎么放在心上。

  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,王氏、袁掌柜既然能给她寄来警告信,自然有所戒备,除非对方不管不顾拼命,不然,靠着袁家、孟知县两层关系,舅舅一家的安全应该不是问题。

  她猜,大约是自己身怀新茶制作工艺的秘密泄露了,以致于有人想把她这只金母鸡一网打尽,甚至还花了点时间怀疑,可能是新加入的合作伙伴明家想摘桃子,只是没有证据,没法对对方做什么,只能去信袁老爷让他暗中警惕明家。

  万一对方真是冲着她一个人来的,那她就在遥远的甘泉扫榻相迎吧。有刑老驴几个保镖在,还有千鹤提供的各式防身药粉,她还真不怎么怕。

  更别提,自她决定在甘泉县建立新据点,同时前期至少要在这儿待上个把月,她就紧急去信宿州,让张新多给她拨几个壮汉,组成一支商队过来海西府。

  一来,保障她的人身财产安全,原本就只有四个人,现在老王换岗,只剩下三人,摊子铺开后时不时得支使个人手过去帮衬着镇场子,三个人完全不够用;

  二来,也能顺便给她运点承安府的特产物资过来,如山珍等干货;

  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她需要可流动资金……

  干货铺子已经开张运营,第一批货源大都是茶州一带出产,在甘泉县不算珍稀,卖不上价,也不至于乏人问津,盈利一般,暂时还在亏损。

  按照这个盈利速度,店铺等固定投入估计要一两年才能回本。

  不过,在老王的勤恳耕耘下,李絮心心念念的海边小作坊已经建立起来,正在加速生产第一批调味品。等这批味精、蚝油到位,干货铺子马上就能打响招牌,大可不必担心亏损问题。

  不过,她的香粉铺子马上也要开张了,接下来,还有点心铺子之流,光是盘铺子都至少需要千八百两,她手里的现钱却是越用越少。

  刚好府城等地的分号都逐渐开张,步入正轨,不需要再投喂,还能反过来产出盈利,李絮直接从宿州、嵩阳两处分号抠了二千两过来花销。

  香粉铺子做的就是化妆品生意,千鹤正在紧急赶制中,原材料源源不断地投进去,订制了足足半间屋子那么多的大小盒子,据说还招了几个女工帮忙,也是一笔不小支出。

  李絮只盘下铺子,选了管事,敲定出货计划后便当起甩手掌柜,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作坊上。

  为尽可能保证原材料新鲜,作坊必须建在离海边近的地方,派驻的人需要做的事主要是收购海鲜。同时,为了保护秘方,收购时就不能只收购耗和小虾这两种,还得拉拉杂杂什么都收一些,混淆视听。

  为此,李絮又绞尽脑汁回忆许久,重新敲定了作坊的几条不同生产线。

  除虾皮味精、蚝油外,她打算做一批海鲜酱。

  当地人也会做虾酱蟹酱,但做法大多比较粗糙,就是用小虾小蟹加盐磨成粘.稠状,再进行适当发酵。

  李絮的配方进行了全面升级,往虾酱蟹酱里面加入蒜泥、豆酱、胡椒粉、香油、以及自制蚝油等调料,风味更加丰富独特,有种后世海鲜xo酱的感觉。

  类似的配方,做成粘.稠状就是海鲜酱,做得稀一些就是海鲜酱油,各有各的特色,还能充当两种不同产品。配方稍微变动,区分虾蟹或增减其他配料,又是两种新产品,以此类推。

  有了这些琳琅满目、起了五花八门新名字的调味品,虾皮味精和蚝油顿时就没那么显眼了。

  作坊向渔村村民收购海鲜,自家能用上的拉进去制调味品,其他的可以送到城里销售,散卖或卖给酒楼饭馆,还能晾晒一批鱿鱼干虾干什么的为干货铺子补充货源,基本上不愁砸在手里。作坊位置刚好就选在霞水村,离民居有段距离,在连通村子和外界的必经之路附近,运输十分便利。

  之所以选择霞水村,倒不是因着罗家那层关系,而是李絮、老王他们精心考察、分析后的结果。

  老王跟着渔船出去转过几回,对这一带海域的野生海草分布情况有基本了解,发现昆布、裙带菜出没的海域基本上是分开的,只有极少数脱离集体的边缘派才会飘到对方聚集的海域去。

  霞水村位置很特别,差不多处于两种海草生长区域中间,离裙带菜区域更近些。霞水村以南的渔村能捞到的裙带菜更多,但昆布数量也随之成反比递减。霞水村以北的渔村则相反,裙带菜逐渐减少,昆布逐渐增多。

  上次罗家二叔公出海,打捞到的大部分都是裙带菜,昆布只占了很小一部分,就是这个原因。

  种植基地当然要选择最适合海草生长的海域,霞水村这边就挺适合裙带菜生长,昆布大约能勉强种,不过,最好还是再往北十几里地更合适。

  家业越来越大,手里的现钱却紧巴巴,李絮也没奈何,只能精打细算,一文钱掰成几瓣花。

  同理,一个人也要当几个人使,最多给双倍工资;一间小作坊也可以身兼二职,反正都在海边,大可一边管陆地的事,一边还能兼顾海里头。

  总之,其他地方不是民风太过彪悍,就是自然条件不够优越,综合条件都不如霞水村,最后就定了霞水村,还能通过罗家跟村长搭上关系,要了一块地建作坊,再谈具体合作。

  霞水村村长别提多乐意了,倒不是罗家人面子有多大,而是因为,近年来村里人越来越少,年轻人个个都往城里跑,村里就剩下些老弱病残和他这个村长,进了城的人缴税都算在县城那头,于是,村子这边年年缴税都在县里吊车尾,怪丢人的。

  其实,城里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,很多人都是给人做工赚钱养家糊口罢了,唯一好处就是不必看天吃饭,冒着出海遇上风暴翻船之类的风险。

  村里来了新作坊,还许诺了会招人,待遇还不错,指不定搬进城的一些人又会搬回村里住,反正不用出海就能挣钱,在城里或村里没啥区别。

  为防万一,李絮和老王都没出面,而是让从茶州赶来的何大友去跟村长谈的合作。

  经过这次夏茶季的历练,何大友办事老练许多。期间还抓住了几个手脚不干净的家伙,在万伯还没察觉时就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,李絮就觉得把人扔在茶山上有点大材小用。毕竟那边一年就忙那么几回,其他时间都很清闲,不适合何大友这种有冲劲的年轻人。

  她就另调了人过去顶替何大友,把何大友拉过来专门负责管理海边作坊,老王则主管干货铺子这边。

  别说,这警惕还是有点效果,何大友见过霞水村村长回来汇报时就说,对方似是无意提起那日跟着小罗前来的李絮、老王一行人,也不知是不是怀疑什么。反正他全程装傻,没承认。

  李絮暗自松了口气,她就是怕提前走漏风声才特地从外地叫来了何大友。

  因为需要一段时间去试验种海带的法子是否可行,种植基地还在纸上谈兵阶段。

  万一被精明的渔民们或其他人嗅出商机,种植基地正式启动恐怕就不会如计划中顺利了。来分一杯羹还不算什么,就怕本地的利益团体直接联合起来把他们这群外地人排挤出去。

  那可真是,辛辛苦苦为别人做嫁衣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57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5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